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杂交稻稻瘟病菌群体致病性田间监测
引用本文:王志敏,李西武,朱明华.杂交稻稻瘟病菌群体致病性田间监测[J].植物保护,1997,23(6):24-26.
作者姓名:王志敏  李西武  朱明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黔江县植保站,四川省黔江地区植保站
摘    要:川东南田间稻瘟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组成除ZA群外,还包含ZB、ZC、ZD、ZE、ZF、ZG共6群,ZB群略占优势,其致病力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各小种群体间的变化因主推品种的变化而变复杂。稻瘟病菌群体对所有已知抗病基因均能致病,对Pi-k、Pi-k基因致病力强。通过对杂交稻亲本致病性监测结果表明,杂交稻亲本恢复系密阳46、8480抗瘟性较好,明恢63抗性有增强趋势,多系1号和不育系K17A抗瘟性基本丧失。大面积推广示范显示,汕优多系1号、K优5号等抗性丧失快,岗优22有较强的耐瘟性。

关 键 词:杂交稻  稻瘟病菌群体  致病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