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茶树微繁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引用本文:成浩,李素芳.茶树微繁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茶叶,1996,18(2):29-31.
作者姓名:成浩  李素芳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10008 (成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10008(李素芳)
摘    要:微繁殖技术也就是植物的离体无性繁殖技术,其目的是在有限的培养时间内,通过体外无菌培养获得大量的植株.这项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外植体培养材料,例如一个茎节切段,通过不断的继代培养,繁殖出尽可能多的植株体.微繁殖研究历史在茶树生物技术领域中,微繁殖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起步最早,取得的成就也最大.通过过去几十年无数研究者的努力,可以说一个比较可靠、实用的茶树微繁殖系统已经建立,可以在某些不必考虑繁殖成本的情况下使用.最早的茶树微繁殖研究报道见于1984年Phukan和Mitra对茶茎节外植体的培养,之后,Arulpragasam和Latiff也报道了茶茎尖和带腋芽茎段培养中新梢的形成.Nakamura在1987年第一次报道了在茎尖培养中得到了生根和再生植株,1988年又在腋芽培养中得到生根植株.1990年,Sarathchandra和Arulpra-gasam采用来自田间植株的茎节作为外植体,建立了实用的茶树体外繁殖方法,一年中从50个外植体得到36153个新梢.

关 键 词:茶树  微繁殖  应用  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