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石明松.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5,18(2):44-48.
作者姓名:石明松
作者单位:湖北省沔阳县沙湖原种场
摘    要:1973年,作者在单季晚粳稻农垦58大田中发现了1株天然雄性败育株,该不育材料在长日照下表现不育,短日照下表现可育。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邓景扬研究员和湖北省有关专家分析了多年的研究资料,认为该材料受一对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不育基因所控制,国内外尚未见有先例,因而命名为“湖北光感核不育水稻”。该不育材料可以在短日照下自交繁殖,在长日照下杂交制种,一般粳稻品种都可作为杂交父本使用,杂种一代育性正常,有利于广泛地筛选强优势杂交组合。此外,该材料还可以作为水稻杂交育种的工具来使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