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红娟,於春,路献勇,江本利,胡积送,余黎明,朱加保,闫晓明.不同氮浓度对薏苡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8):1925-1931.
作者姓名:王红娟  於春  路献勇  江本利  胡积送  余黎明  朱加保  闫晓明
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肥 230001安徽徽农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池州 245108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氮浓度和品种差异对苗期薏苡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阐明薏苡响应氮营养的机理及指导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薏1号和皖薏2号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以NH4NO3为氮源,设4个氮水平(0、5、15和25 mmol/L)处理,处理后第4、8、12和16 d测定不同处理薏苡幼苗的地上部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整个培养过程中,皖薏1号表现出茎细、叶窄、叶色偏浅,皖薏2号表现出茎粗、叶宽、叶色偏深,与皖薏1号相比,皖薏2号的株高相对偏低.2个皖薏品种5~25 mmol/L处理的地上部干重、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整体上高于0 mmol/L处理,而根冠比低于0 mmol/L处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皖薏1号的地上部干重随着氮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表现为0 mmol/L处理<5 mmol/L处理<15 mmol/L处理<25 mmol/L处理;皖薏2号的地上部干重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表现为0 mmol/L处理<5 mmol/L处理<25 mmol/L处理<15 mmol/L处理.不同培养时间下,5~25 mmol/L处理间的幼苗根冠比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在0 mmol/L处理下,同一培养时间皖薏2号的地上干重和根冠比高于皖薏1号.2个品种除培养第4 d的叶绿素(a+b)含量为15 mmol/L处理最高外,其他培养时期的叶绿素(a+b)含量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培养8~16 d时15和25 mmol/L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显著高于0 mmol/L处理(P<0.05,下同),相同条件下皖薏1号的叶绿素(a+b)含量均低于皖薏2号.皖薏1号5~25 mmol/L处理幼苗的Pn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0 mmol/L处理;皖薏2号幼苗的Pn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均为15 mmol/L处理幼苗的Pn最高,且显著高于0 mmol/L处理.皖薏1号的Fv/Fm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整体上呈升高趋势,皖薏2号的Fv/Fm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不同薏苡品种的最适氮浓度存在差异,25 mmol/L或更高氮浓度较适宜皖薏1号幼苗生长,15 mmol/L氮浓度较适于皖薏2号幼苗生长.皖薏2号表现出氮高效品种特征.

关 键 词:氮浓度    薏苡    水培    幼苗生长    光合特性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n seedling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ix
WANG Hong-juan,YU Chun,LU Xian-yong,JIANG Ben-li,HU Ji-song,YU Li-ming,ZHU Jia-bao,YAN Xiao-ming.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n seedling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ix[J].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2020,51(8):1925-1931.
Authors:WANG Hong-juan  YU Chun  LU Xian-yong  JIANG Ben-li  HU Ji-song  YU Li-ming  ZHU Jia-bao  YAN Xiao-mi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