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香港牡蛎人工苗种池塘生态中期培育效果
引用本文:彭业韶,贾真,胡箫篁,王培,李柱衡,佘智彩,喻达辉.香港牡蛎人工苗种池塘生态中期培育效果[J].水产学杂志,2023(1):82-88.
作者姓名:彭业韶  贾真  胡箫篁  王培  李柱衡  佘智彩  喻达辉
作者单位:1. 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2. 广西南洋海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8GXNSFBA281201);
摘    要:同一批初始壳高(3.90±0.96)mm的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分成四份,每份10串,分别放在四个不同的养殖地点,采用浮筏养殖进行中培。每周测量一次稚贝的生长、养殖海水的温度、盐度和饵料密度,分析不同中期培育模式下香港牡蛎稚贝的中间培育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四个中培地点的水温相近且均呈下降趋势,无显著差异(P>0.05);四个地点盐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青菜头、亚公山、沙井港和海边池塘,青菜头和亚公山盐度显著高于沙井港和海边池塘(P<0.05),实验期间四个地点盐度均呈上升趋势。池塘饵料密度较高且含量稳定,沙井港饵料密度也较高但波动较大,青菜头和亚公山饵料密度较低。池塘生态中培的牡蛎稚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壳高增长(16.34±2.56)mm,存活率为93.60%;其次为沙井港、亚公山,青菜头稚贝生长最慢,平均壳高增长(6.23±1.44)mm,存活率为80.68%。池塘生态中培的牡蛎稚贝的生长率显著高于海上间的稚贝(P<0.05),效果最好,盐度和饵料密度显著影响中间培育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香港牡蛎养殖提供理论指导及新的思路。

关 键 词:香港牡蛎  池塘生态中培  生长率  存活率  环境因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