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生长发育性状微卫星标记的研究
引用本文:杨国忠,张嘉保,任文陟,赵玉民,胡成华,张国梁.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生长发育性状微卫星标记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5):19-20.
作者姓名:杨国忠  张嘉保  任文陟  赵玉民  胡成华  张国梁
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牧工系,河北张家口075131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吉林长春130062 [3]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公主岭13610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863 计划 )项目(2001AA243051)
摘    要:研究选用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以体尺、体重作为衡量其生长发育指标,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8个微卫星位点基因标记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55等位基因C(203bp)对体高、十字部高和坐骨端高3个体尺性状有正效应;BM2113等位基因C(142bp)对腿围性状有正面影响;ETH225等位基因A(123bp)对腰角宽具有正面影响;BM1824等位基因A(171bp)对十字部高性状有正效应,等位基因C(179bp)对胸深性状有正效应;TGLA44等位基因E(221bp)对体重有正面影响。

关 键 词:草原红牛  生长发育性状  微卫星DNA  杂种  体尺  体重
文章编号:1004-7034(2005)05-0019-02
修稿时间:2004年12月21

Study on the Microsatellite Marker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raits of Grassland Red Cattle and Its Hybrid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