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耕作措施对京郊冬小麦农田CO2、CH4排放通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郑智旗,王树东,何 进,王庆杰,李洪文,张祥彩.耕作措施对京郊冬小麦农田CO2、CH4排放通量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S1):189-195.
作者姓名:郑智旗  王树东  何 进  王庆杰  李洪文  张祥彩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13039)
摘    要:通过设置在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的不同耕作措施试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2季冬小麦(2011年10月—2012年7月和2012年10月—2013年7月)各关键生育期内CO2、CH4的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免耕(NT)、深松(ST)、旋耕(RT)、传统耕作(CT)4种耕作措施下,冬小麦农田土壤总体表现为CO2源和CH4汇的功能,且CO2和CH4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CO2日排放通量最高峰出现在0:00,最低峰出现在10:00;CO2季节排放通量最高峰出现在冬小麦播种期和收获期,最低峰出现在越冬期。CH4日排放和季节排放通量变化特征差异显著,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CO2排放通量与0~20cm各土层土壤温度呈正相关,与0~30cm各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CH4排放通量与0~20cm各土层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4种耕作处理下,冬小麦农田CO2的季节平均排放通量为:传统耕作>旋耕>深松>免耕,CH4的季节平均吸收通量为:旋耕>传统耕作>免耕>深松。免耕相对于旋耕和传统耕作农田CO2季节平均排放通量降低了23.3%~27.1%;旋耕、传统耕作相对于免耕和深松CH4的季节平均吸收量增加了20%以上。因此,在京郊冬小麦农田,4种耕作措施(NT、ST、RT和CT)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CH4的吸收量,同时,采用免耕能进一步降低农田CO2排放量。

关 键 词:小麦  耕作措施  京郊  CO2  CH4  通量
收稿时间:2014/6/1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