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8(7).
作者姓名:孔玮琳  薛燕慧  李进  李冬  梅沛沛  夏海勇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农学系
摘    要: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施氮水平(N0、N1、N2、N3),副区为4个种植模式,分别为:玉米单作(行距60 cm,株距分别为20 cm和30 cm)、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行比2∶2),以此研究氮肥和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种植体系下,仅就作物所占净面积而言,玉米为优势作物,间作比单作增产显著;大豆为劣势作物,间作模式下减产显著。对整个种植体系来说,土地当量比1,说明玉米大豆间作是一种对提高整体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益的种植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