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毕节地区水稻生产发展途径
引用本文:余显权,杨昌达.毕节地区水稻生产发展途径[J].耕作与栽培,1999(Z1).
作者姓名:余显权  杨昌达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
摘    要:通过对毕节地区水稻生产分析,结合对各县行之效措施的归纳总结提出毕节地区现有水稻产量潜力为700~750kg/667m2,在水稻大面积生产上应根据熟制及稻田肥力采取3种模式进行指导。模式1:对稻油(或稻麦)两熟区适用:杂交良种+两段育秧+平衡施肥+病虫防治。模式Ⅱ:适用于冷、烂、锈毒田,杂交(或常规)良种+两段育秧+半旱式+平衡施肥+病虫防治。模式Ⅲ:适用于冬闲田或泡冬田,杂交(或常规)良种+旱育浅植+平衡施肥+病虫防治。在技术上,近期应重点抓品种合理布局、进行轮换,中低产田改良,重点解决水稻栽植既稀又密(即栽植窝数偏稀,窝内秧数偏密)和病虫害防治基础研究等技术难点和关键。

关 键 词:水稻  生产  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