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1—2015 年我国南方地区PEDV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S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引用本文:李智丽,黄淑坚,马静云,毕英佐.2011—2015 年我国南方地区PEDV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S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1):127-135.
作者姓名:李智丽  黄淑坚  马静云  毕英佐
作者单位: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佛山,528000;2.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2071)
摘    要:应用RT-PCR方法对南方地区五省(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苏)18个猪场7日龄以内发病仔猪的小肠组织和粪便样本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对9个猪场进行为期5年的动态监控,并对2011-2015年期间分离的35个PEDV流行株的S基因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的PEDV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并绘制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上述地区五省存在Group1和Group 2两种类型毒株.Group1与美国、韩国毒株较为接近,可分为G1-1、G1-2、G1-3和G1-4等4个亚群,Group 2与2004年国内分离毒株较为接近,可分为G2-1、G2-2两个亚群.25个中国南方地区毒株集中于G1-2和G1-3,而另外8株与2004年国内毒株(JS-2004-2)同属G2-2亚群.不同类型的毒株引发的PEDV临床表现及死亡率不同,G2-2亚群的毒株引发的PED相对缓和,死亡率较低且病程较短,而位于G1-2和G1-3亚群(尤其是G1-3)的毒株则引起大规模急性暴发,病程较长,死亡率较高.

关 键 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动态监控  S基因  遗传变异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PEDV and analysis of genetic variation of S gene in South China during 2011-2015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