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奖励办法(试行)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9号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国发2001]11号)精神,为了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行为进行监督,积极举报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的行为,我部制定了《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并确定了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电话,现予公告。2002年6月24日第一条为了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监督,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是指公民个人(含外国人)向农业部以书面或口头等形式检举、投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一)农药;(二)兽药;(三)种子;(四)肥料;(五)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六)农机及零配件;(七)渔机渔具。第四条本办法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行为主要是:(一)生产、销售国家禁用、停用、淘汰的农业生产资料产品;(二)生产、销售无登记证(或应取得而未取得推广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质量合格证等证件不齐全的农业生产资料产品;(三)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的农业生产资料;(四)其他严重违反农业生产资料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假售假活动。第五条农业部设农业生产资料打假奖励评审委员会,负责提出具体奖励人员和奖励金额。第六条举报人举报案件经查属实,案件情节恶劣,社会危害大,并经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评审委员会评审,决定给予奖励的,可以获得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奖励金额1-15万元。第七条同一案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举报人,视每个举报人的贡献大小分别发给奖金,但奖金总额不超过单一案件应得的奖励金额。第八条农业部受理举报案件的工作人员要严格为举报人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身份、居住地及有关资料。第九条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后30日起开始执行。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举报电话农业生产资料种类举报电话农药 010—64192810,64194066兽药 010—64192829种子 010—64192079肥料 010—64192810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010—64192848农机及零配件 010—67347472渔机渔具 010—65066115,6419437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