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黄壤水稻的生物效应
引用本文:史登林,王小利,刘安凯,罗安焕,徐彬,侯再芬,梁国太.生物炭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黄壤水稻的生物效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2):199-205.
作者姓名:史登林  王小利  刘安凯  罗安焕  徐彬  侯再芬  梁国太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 贵阳 550001;贵州省思南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铜仁 56510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60,41361064);思南县秸秆生物炭还田试验。
摘    要:氮肥减施增效是实现我国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探讨不同生物炭配施氮肥比例的生物效应及氮肥利用率,为黄壤稻田秸秆生物炭高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配施氮肥比例对贵州黄壤水稻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对照CK(不施氮肥,只施用磷肥和钾肥)、常规施肥T0(化肥氮100%)、T1(生物炭氮10%+化肥氮90%)、T2(生物炭氮20%+化肥氮80%)、T3(生物炭氮30%+化肥氮70%)、T4(生物炭氮40%+化肥氮60%)。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产量随着生物炭与氮肥减量配施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T2处理最高,较常规施肥T0处理显著提高了13.4%(P0.05,下同);与T0处理相比,生物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可明显影响稻米精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以T2处理较好;生物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可显著影响水稻秸秆和稻谷的氮素积累量,其中T1、T2和T4处理的秸秆氮素积累量较T0处理提高了4.5%~17.3%,T2处理达显著水平;T1、T2和T3处理的稻谷氮素积累量较T0处理依次显著增加了31.1%、27.3%和21.8%;与T0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依次增加了2.4%~13.3%、8.2%~46.3%和8.87~22.41个百分点,其中T2处理达到显著水平;T1、T2、T3和T4的氮素收获指数均有所提高,但均不显著。综上所述,生物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贵州黄壤稻田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同时改善稻米品质;在短期条件下,推荐20%生物炭氮与80%化学氮肥配施作为中等肥力黄壤水稻氮肥减量配施的最适比例。

关 键 词:生物炭  黄壤稻田  产量  稻米品质  氮肥利用率
收稿时间:2020/5/7 0:00:00

Biological effect of biochar nitrogen replacing partial fertilizer nitrogen on rice in yellow soil
SHI Deng-lin,WANG Xiao-li,LIU An-kai,LUO An-huan,XU Bin,HOU Zai-fen,LIANG Guo-tai.Biological effect of biochar nitrogen replacing partial fertilizer nitrogen on rice in yellow soil[J].Soil and Fertilizer Sciences in China,2021(2):199-205.
Authors:SHI Deng-lin  WANG Xiao-li  LIU An-kai  LUO An-huan  XU Bin  HOU Zai-fen  LIANG Guo-t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