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资源短缺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及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引用本文:刘丽萍,唐德善.水资源短缺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及耦合协调关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6).
作者姓名:刘丽萍  唐德善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1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ZZ11_0459)资助
摘    要:强调水的社会属性、引入社会资源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思路,准确评估水资源短缺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合理政策的制定。文中立足于大系统理论,从社会水循环出发,构建覆盖取水、配水、用水、回水全过程的水资源短缺(WRS)量度指标,并从经济支持、人力资本、社会公平、政治自由、民众可承受能力、政府愿景六大决策层构建社会适应能力(SAC)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我国华北、西北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可得,实证区域水资源短缺和社会适应能力存在优质的耦合作用,综合评价值偏低引发初级耦合协调或濒临失调衰退,两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或互相牵绊、恶性循环。最后提出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虚拟水战略、水权水市场和公众参与四项应对措施,以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赢局面。

关 键 词:水资源短缺  社会适应能力  耦合协调度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