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荒漠化的类型及其分布
引用本文:时永杰,杜天庆.荒漠化的类型及其分布[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Z1).
作者姓名:时永杰  杜天庆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摘    要: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经济与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西部地区 ,荒漠化危害尤为严重和突出。它不仅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诱导和引发各种自然灾害 ,而且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成为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有荒漠化土地 2 62 .2万 km2 ,占国土面积的 2 7.3% ,其中90 %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受荒漠化的影响 ,全国60 %的贫困县分布在“三北”地区的风沙线上 ,近2亿多人遭受着荒漠化的危害或威胁 ,尤其自 80年代中期以来 ,荒漠化土地以每年 2 4 60 km2 的速度快速扩展 ,又使大批的农牧民沦为“生态难民”。因此 ,防治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最紧迫和最艰巨的任务之一。1 荒漠与沙漠、荒漠化与沙漠化的概念提起荒漠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浩瀚无垠 ,黄沙滚滚 ,寸草不生 ,杳无人迹的沙漠。其实 ,沙漠只是荒漠的一种类型。在自然地理学上 ,凡是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稀疏低矮、土地贫瘠的区域 ,都叫做荒漠 ,意为“荒凉”之地。荒漠按地表形成特征和物质组成如岩石、砾石、沙粒、粘土淤泥和盐碱等的不同 ,有岩质荒漠 (石漠 )、砾质荒漠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