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木麻黄基干林带类型划分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引用本文:张水松,叶功富,徐俊森,林武星,陈洪.木麻黄基干林带类型划分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2):44-53.
作者姓名:张水松  叶功富  徐俊森  林武星  陈洪
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州,350012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 (96 0 0 7 0 3 0 6)部分研究内容
摘    要:1992年以来,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类型分类系统,把当地林带分为9种主要类型,并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按照不同类型林带研究结果,提出带内隔带、林冠下造林和疏伐套种更新方式等,以及应用时的更新带宽度、郁闭度和疏伐强度的控制等各项关键技术.根据树种适应性、速生性和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用于不同类型林带的更新造林树种,如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刚果12#按、湿地松和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这些优良树种和无性系已繁殖700×104株,陆续在邻近市县推广造林.在林带更新造林关键技术方面,因应不同类型林带秋冬季大风、干旱、土壤缺水贫瘠等不良生境条件,研究提出挖深穴整地、放适量客土、施磷肥、拌泥浆、春季雨天冒雨造林,容器苗大苗深栽和幼林培土保墒抚育等系列化抗旱造林技术,多数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90%左右.3a幼林,主要造林树种平均树高3~5m,均已郁闭成林,开始发挥防护作用,更新林带内相对风速比造林前减少10%左右.这是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这一技术已为当地林业生产单位认同,并普遍采用.

关 键 词:木麻黄基干林带  林带分类  更新理论  更新方式  造林树种
修稿时间:2001年3月8日

STUDIES ON THE TYPE CLASSIFICATION OF BACKBONE FOREST STRIP FOR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AND KEY TECHNIQUES FOR ITS REGENERATION AFFORESTATION
Abstract:
Keywords:Backbone forest strips in \?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est belt classification  Regeneration theory  Regeneration mode  Tree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