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引用本文:杨馥荣,冉露露,杨沐,刘畅,陈敏,蔡依芸,杨灿灿,何林.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J].土壤学报,2024,61(3).
作者姓名:杨馥荣  冉露露  杨沐  刘畅  陈敏  蔡依芸  杨灿灿  何林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745)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SWU-KR22020))共同资助
摘    要:拟除虫菊酯作为全球第三大杀虫剂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环境影响。然而,目前有关拟除虫菊酯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行为和风险评估报道较少。以典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甲氰菊酯(FEN)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在不同性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以及对典型土壤生物蚯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碱性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快于酸性土壤,同时在非灭菌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为灭菌土壤的4倍。因此,土壤酸碱度和微生物是影响FEN在土壤中降解快慢的主要因素。此外,在降解过程中检测到甲氰菊酯主要代谢物3-苯氧基苯甲酸(3-PBA)的生成。蚯蚓富集结果表明,FEN在蚯蚓体内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大生物富集因子为0.3。亚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高剂量(5 mg?kg-1)甲氰菊酯暴露14 d后,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色素P450(CYP450)、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存在剂量效应,证实土壤中残留的FEN对蚯蚓具有毒性效应。本文对甲氰菊酯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行为研究以及生态毒性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甲氰菊酯  3-苯氧基苯甲酸  降解  生物蓄积性  亚急性毒性
收稿时间:2022/10/13 0:00:00
修稿时间:2023/4/26 0:00:00

Study on the Degradation of Fenpropathrin in Soil and Its Toxic Effect on Earthworms
YANG Furong,RAN Lulu,YANG Mu,LIU Chang,CHEN Min,CAI Yiyun,YANG Cancan and HE Lin.Study on the Degradation of Fenpropathrin in Soil and Its Toxic Effect on Earthworms[J].Acta Pedologica Sinica,2024,61(3).
Authors:YANG Furong  RAN Lulu  YANG Mu  LIU Chang  CHEN Min  CAI Yiyun  YANG Cancan and HE Lin
Institution: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Fenpropathrin  3-Phenoxybenzoic acid  Degradation  Bioaccumulation  Subacute toxicity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