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草栽培对桃园土壤结构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
摘    要:为探讨生草栽培对桃园土壤结构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在浙江省嘉兴市水蜜桃园设置了白三叶、紫花苜蓿、黑麦草、清耕等4个处理3次重复,经过2年的试验后,采集0~20cm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套种白三叶、紫花苜蓿、黑麦草,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31.6%、25.0%和21.1%,差异达显著水平;生草栽培显著提高了粒径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土壤总孔隙度、孔隙维数,大小顺序为白三叶紫花苜蓿黑麦草清耕;生草栽培显著提高了桃园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同时生草栽培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和团聚体分形维数,大小表现为清耕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综上所述,桃园生草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和改善了土壤孔隙的均匀性及连通性,可降低土壤侵蚀风险和减少养分流失,其中以白三叶的效果最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