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的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研究——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
引用本文:王盼盼,高佳,王玥.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的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研究——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4):347-355.
作者姓名:王盼盼  高佳  王玥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8;东北大学 土地管理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16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流域多尺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421012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254);2022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委托课题(20221s1qnrcwtkt-47)
摘    要:目的] 探究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特征,为有效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持续供给,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综合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明确研究区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结果] ①辽河流域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差异较大,其中,耕地生活性足迹最大,生态性足迹最小。②辽河流域耕地利用处于显著的生态盈余状态,整体表现为“县(市)盈余,区赤字”的特征,造成耕地生态赤字的原因为耕地的生产性赤字。③辽河流域耕地生态供需状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整体呈“北盈南亏,梯次递进”的空间分异特征。结论] 构建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的生态足迹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探索耕地生态供需情况。基于耕地的多功能,人类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与消耗差异显著。流域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其空间差异特征。

关 键 词:耕地生态供需  生态足迹  耕地“三生”功能  辽河流域  吉林省
收稿时间:2022/10/26 0:00:00
修稿时间:2022/12/9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