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锈病初次侵染源调查及其作用分析
引用本文:莫贱友,郭堂勋.大豆锈病初次侵染源调查及其作用分析[J].作物杂志,2007(5):61-63,97.
作者姓名:莫贱友  郭堂勋
作者单位:[1]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2]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3]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4]Department of plant pathology,Iowa State University ,Ames,IA,50010
摘    要:本调查基本确定了大豆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za syd)在南方的越冬范围为北纬23°55’以南;经综合分析锈病发生时期、锈病专性寄生性和气流传播特性、栽培葛、野生葛和大豆种植时期、生长季节、锈病发生实况与接种鉴定结果,基本确定南方的栽培葛(Pueraria lobata ohwi)和野葛(P.lobata(wild)ohwi)是大豆锈病病原菌的越冬寄主,其上发生的锈病是本地大豆锈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源之一;该区域发生的病原茵成为向北传播扩散的起始源;为今后大豆锈病的监测、预测预报与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 键 词:大豆锈病  初次侵染源  越冬范围  越冬寄主  
修稿时间:2007-07-122007-09-0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imary Infective Sources of Soybean Rust
Xun-Li,X.B.Yang,Mo Jianyou,Guo Tangxun,Xun-Li,X.B.Yang.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imary Infective Sources of Soybean Rust[J].Crops,2007(5):61-63,97.
Authors:Xun-Li  XBYang  Mo Jianyou  Guo Tangxun  Xun-Li  XBY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