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盐敏感型与耐盐型高粱对盐胁迫反应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引用本文:范娜,彭之东,白文斌.盐敏感型与耐盐型高粱对盐胁迫反应的转录组差异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8(11):2130-2142.
作者姓名:范娜  彭之东  白文斌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 / 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榆次030600
基金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课题优秀青年基金项目(YCX2020YQ43,YCX2020YQ18);山西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202202061-1);“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SQ2020YFF0419231)。
摘    要:  【目的】  研究高粱盐胁迫的生理学差异及其分子机制,发掘高粱在盐胁迫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基因,筛选高粱耐盐和盐敏感材料,探讨高粱耐盐胁迫的机制。  【方法】  本试验以耐盐材料“67B”及盐敏感材料“3560R”为研究对象,加入150 mmol/L 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测定叶片生长指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盐分胁迫下,耐盐材料生长速率快,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耐盐材料可以提高Na+的选择吸收及其在植株体内的积累与分配。盐胁迫下耐盐材料可以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盐胁迫后该酶活性升高幅度相对较大,进而保持了较强的过氧化氢清除能力,能够及时清除过量积累的活性氧。盐胁迫下两个品系共有5040个差异表达基因。盐敏感材料和耐盐材料对盐胁迫的响应途径是相同的,两者差异表达基因在KEGG各pathway中的分布趋势差别很大,排名前五的基因数条目有3条相同,分别为苯丙烷类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碳代谢通路,盐敏感材料中另外两条不同的条目为淀粉与蔗糖代谢及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与基础代谢有关,盐敏感材料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基础代谢和次生物质合成途径,是造成两个材料耐盐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结论】  高粱的耐盐机制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不同通路一系列基因表达共同作用的结果,依赖于多个基因在复杂网络中的平衡表达。

关 键 词:高粱    盐胁迫    转录组差异分析
收稿时间:2021-11-15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