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大豆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于晓波,梁建秋,何泽民,廖俊华,张明荣,吴海英,明充,唐琼英,李小清.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大豆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4):452-459.
作者姓名:于晓波  梁建秋  何泽民  廖俊华  张明荣  吴海英  明充  唐琼英  李小清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农业局;四川省达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基金项目:四川省南充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15A0062);国家大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19)
摘    要: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探讨叶片对带状套作的响应机制,为耐荫大豆品种筛选与选育提供依据。以南豆12、桂夏1号和华夏5号等3个耐荫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活体测定植株叶倾角、叶柄长度、叶形指数和光合特性,取样测定大豆叶片的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条件下,大豆叶倾角显著增加,苗期和花期上层增幅大,荚期则为下层增幅最大;叶形指数在苗期和花期显著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不同层位对套作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叶柄长度从大到小均依次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且在套作下显著增加,其中苗期和花期上层增幅最大;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减小,大豆胞间CO2浓度上升,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不同品种对带状套作的响应程度不同,强耐荫品种南豆12叶倾角增幅大而叶柄长度增幅最小,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均为最小;荫蔽敏感型品种华夏5号叶柄长度增幅最大而叶倾角增幅最小,叶片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叶面积下降均最为明显。强耐荫品种南豆12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能够通过调节自身叶片形态适应环境变化,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从光能截获和利用方面均表现出了对套作较强的适应能力。

关 键 词:大豆  带状套作  叶片形态  光合特性  叶倾角  叶柄长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