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Ⅱ1465”栽培方式对寒地玉米群体结构特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树远,杨克军,姜军,蔡鑫鑫,施臣,王岭.“Ⅱ1465”栽培方式对寒地玉米群体结构特性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9,21(5):5-9.
作者姓名:张树远  杨克军  姜军  蔡鑫鑫  施臣  王岭
作者单位: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大庆,163319
2.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推广计划项目,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摘    要:研究了"Ⅱ1465"栽培方式与传统垄作栽培方式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Ⅱ1465"栽培与传统垄作栽培相比,其穗位及穗位以上叶片茎叶夹角要低于传统垄作栽培;穗位以下要高于传统垄作栽培;整株水平叶向值则始终高于传统垄栽培.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影响不大,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Ⅱ1465"栽培方式下茎粗始终要高于传统挚栽培,在8万株·hm-2和10万株·hm-2时,茎粗间差异显著(P<0.05).在低密度种植条件下,LAI差异不大,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Ⅱ1465"栽培方式生育后期LAI下降速度慢,体现出了"前快、中稳、后衰慢"的良好群体结构特性."Ⅱ1465"栽培方式下玉米群体内各层次PAR要高于传统垄栽培,并有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差异增大的趋势.

关 键 词:栽培方式  寒地玉米  群体结构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