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奶山羊短链脂肪酸受体基因(GPR43)编码区(CDS)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引用本文:孙雨婷,罗军,邱思源,田慧彬.奶山羊短链脂肪酸受体基因(GPR43)编码区(CDS)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7).
作者姓名:孙雨婷  罗军  邱思源  田慧彬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项目(No.2009ZX08009-162B);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No.2009ZKC07-01-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1103038)
摘    要:GPR43是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家族成员之一,在脂代谢中具有潜在的调控作用。本实验旨在克隆奶山羊(Capra hircus)短链脂肪酸受体基因GPR43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并分析其组织表达谱。根据GenBank上已登录的牛(Bos taurus)GPR43基因(NM_001163784)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奶山羊GPR43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GenBank登录号:HM623658),测序结果分析表明,该基因CDS区长度为987 bp,共编码32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奶山羊GPR43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牛、人(Homo sapiens)、鼠(Mus musculus)的相似性较高,且与牛的相似性高达90%以上。蛋白结构预测发现,奶山羊GPR43蛋白具有7个跨膜螺旋,且C端存在较强的疏水区域,N端则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在干奶期奶山羊的10个组织中,GPR43基因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小肠、肝脏、脂肪次之,肺脏、肌肉和肾脏表达相对最少,而乳腺中也有少量的表达,表明其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泌乳期奶山羊GPR43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干奶期,表明该基因在奶山羊泌乳组织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GPR43在奶山羊乳腺组织的功能提供参考资料。

关 键 词:奶山羊  G  protein-coupledreceptor  (GPR)  克隆  表达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