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华绒螯蟹Na~+/K~+-ATPase α1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分析
引用本文:茅海成,黄姝,王中清,周陆,王成辉.中华绒螯蟹Na~+/K~+-ATPase α1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3).
作者姓名:茅海成  黄姝  王中清  周陆  王成辉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基金项目: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项目(No.D8003100208);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No.13391912102和No.13DZ2251800)
摘    要:Na+/K+-ATPase是水产动物体内渗透压调节的关键酶。本研究通过RT-PCR和RACE技术首次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克隆了Na+/K+-ATPaseα1基因(GenBank登录号:KC691291.1);该基因的全长cDNA为3 805 bp,包含306 bp的5'-UTR、3 11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 037个氨基酸)和388 bp的3'-UTR。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水生甲壳动物的同源性高达91.9%~98.5%,表明其在甲壳动物间有高度的保守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鳃中的表达量次之,肠和胃中的表达量较为接近,肌肉和心脏中的表达量最低;该基因在中华绒螯蟹的8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溞状幼体期(溞I~溞Ⅴ)的表达量均较低,大眼幼体期的表达量最高,而后表达量下降,仔蟹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幼蟹期(P0.05);通过对海水(盐度21)和淡水中饲养30 d的成蟹组织表达检测,海水环境中该基因在肌肉和肝胰腺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淡水环境(P0.05),而淡水环境中该基因在鳃中的表达水平却显著高于海水环境(P0.05),海水和淡水环境中该基因在性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肝胰腺和鳃是中华绒螯蟹Na+/K+-ATPaseα1基因的主要表达器官,Na+/K+-ATPaseα1对中华绒螯蟹渗透压调节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生产上的蟹苗培育和亲体保育的适宜盐度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Na+/K+-ATPaseα  中华绒螯蟹  cDNA克隆  mRNA表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