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作物春季播种期土壤温湿因子的分析及预测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
引用本文:王萍,李秀芬,王秋京,纪仰慧,季生太,赵慧颖.作物春季播种期土壤温湿因子的分析及预测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J].土壤通报,2016(6):1314-1324.
作者姓名:王萍  李秀芬  王秋京  纪仰慧  季生太  赵慧颖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206021;GYHY201306036),中国气象局预报预测业务发展专项(CMAHHX20160205),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606),黑龙江省气象局重点科技项目(HQZD2015002)
摘    要:以改进本地作物播种期土壤含水量和耕层地温的预报服务及提升农业生产安排决策能力为目的。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1980~2011年年春季和作物播种期间气温、降水、风速、地温、土壤相对湿度等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 ,在土壤温湿因子诊断分析基础上,建立不同层次逐日土壤温度和逐旬相对湿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河套灌区大部地区春播期平均土壤相对湿度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均呈下降趋势,影响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前一旬土壤相对湿度、当旬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河套灌区气温及0 cm、5 cm和10 cm地温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影响的主要因子为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建立了各层土壤相对湿度预测模型84个和各层地温预测模型36个,均通过信度检验(P≤0.05);土壤相对湿度模型回代和预报检验准确率分别大于85%和80%,有的甚至超过90%;地温模型回代检验平均误差为1.9~2.3℃,2011、2012年预报检验平均误差为2.1~2.5℃。模型输出结果更能反映当地作物适宜播种期间土壤温湿匹配效果,预报精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用于干旱地区土壤相对湿度和地温的预报。

关 键 词:土壤温湿因子  诊断分析  预报模型  河套灌区  作物播种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