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鱼池“泛池”原因及预测预防
引用本文:郑朱昂.鱼池“泛池”原因及预测预防[J].福建农业科技,2001,1(1):45.
作者姓名:郑朱昂
作者单位:屏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摘    要:池塘养鱼实行混养密放后,投饵施肥多,密集的鱼群和大量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 性细菌等呼吸以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和其它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随着气温 升高和鱼类的生长,这样的池塘往往容易出现水中氧气不足。当缺氧严重,鱼类浮向水面呼吸 时,如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就会造成鱼类因窒息而大量死亡,甚至全塘覆没,这种现象俗 称 “泛池”。有的塘鱼浮头现象虽经常发生,日出后却能恢复正常,无发生死鱼,但切不可疏 忽,仍须采取措施,改善水质。虽不发生泛池,但长期溶氧不足的池塘也难以达到高产。 1 池塘缺氧的原因   池塘缺氧除与放养密度过高有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因素:①阴天使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而降低了水中的溶氧;高气温、低气压的天气易出现缺氧,因为水中溶氧量与气压成正比, 气压低,造成水中溶解氧降低。②闷热天气,遇到下了雷阵雨,使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从而引起上下层水对流,使上层溶氧较高的水下沉,很快被下层水中有机物质和还原物质所 氧化消耗,而上层水溶氧量降低后又得不到补充,结果使整个池塘水的溶氧迅速降低,引起池水缺氧。③池底淤泥过多,投饵、施肥不当,尤其当一次施放过多的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 时,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发酵而消耗大量氧并放出有毒气体,恶化水质,激发“泛池”发生。④放养比例不当,尤其是花、白鲢的比例不当时,容易引起“泛池”发生。因为白鲢主食浮游植物,花鲢主食浮游动物,若只放养白鲢,不放或很少放养花鲢,造成浮游植物被白鲢和 浮游动物大量摄食,池塘浮游植物含量锐减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生长。结果因浮游植物少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就大大减少,还由于大量浮游动物呼吸而消耗氧,导致池塘鱼缺氧浮头直至“泛池”。

修稿时间:2000年3月6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