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江源地区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对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王雨欣,卢素锦,杨青,尹鑫.三江源地区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对生物量的影响研究[J].草地学报,2024(3):899-906.
作者姓名:王雨欣  卢素锦  杨青  尹鑫
作者单位:1.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2.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基金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ZJ-947Q)资助;
摘    要: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地上生物量和地上植物特征,但占比更大且理应承载更多群落功能的地下部分却较少被研究,其机理也较少被探讨。本研究选用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构建了多样性梯度为1~5、重复4次且周期为1年的盆栽试验,探讨了地上与地下的多样性-生物量关系。结果表明:物种增加使净多样性效应显著增强(P<0.001),使群落获得更高的地下和总生物量。净多样性效应的次要来源特征依赖性互补效应随着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01),根冠比和平均根径的变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非特征依赖性互补效应和优势度效应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因此,根冠比和平均根径带来的选择效应的变化是正向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关键驱动因素,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 键 词:植物多样性  群落生物量  净多样性效应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