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器官组织结构在海水条件下的适应性调整
作者姓名:秦少宗  冷小茜  罗江  杜浩  刘志刚  乔新美  熊伟  危起伟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22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223
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摘    要:本研究以淡水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升盐的方式实施海水驯化实验,对驯化过程中不同盐度下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器官鳃、肾和肠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了解各器官在渗透调节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海水条件下存活率达100%;海水驯化过程中,随着盐度的升高,中华鲟幼鱼鳃小片宽度显著减小(P<0.05),相邻鳃小片间距、泌氯细胞直径显著增加(P<0.05),表明中华鲟幼鱼从淡水环境逐渐向海水环境适应过程中,通过改变鳃小片宽度及相邻间距,加快机体与外界水氧交换量,增加泌氯细胞大小,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以应对海水环境的高渗透压。同时,中华鲟幼鱼肾小球长径在海水驯化过程中显著减小(P<0.05),同时数量也略有减少,表明中华鲟幼鱼通过降低肾脏的滤过功能减少机体水分丧失,以适应外界环境渗透压的变化。肠道组织结构未观察到明显变化。研究表明,中华鲟幼鱼具有较强的海水适应能力,渗透调节器官主要通过改变鳃小片宽度和间距、泌氯细胞大小及肾小球大小和数量来适应海水盐度变化。

关 键 词:中华鲟  渗透调节  组织结构  海水条件
收稿时间:2020/2/24 0:00:00
修稿时间:2020/4/10 0:00:00

Adaptive adjustment of osmotic organ structure of juvenile Chinese sturgeon in seawater conditions
Authors:QIN Shaozong  LENG Xiaoqian  LUO Jiang  DU Hao  LIU Zhigang  QIAO Xinmei  XIONG Wei  WEI Qiwei
Institution: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Yangtze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Wuhan, Hubei 430223,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hinese sturgeon  Osmoregulati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Seawater condition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