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稻麦轮作体系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秸秆降解潜力的影响
引用本文:纪程,孙玉香,孟圆,刘耀斌,徐聪,张永春,谷益安,汪吉东.稻麦轮作体系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秸秆降解潜力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41(4):819-825.
作者姓名:纪程  孙玉香  孟圆  刘耀斌  徐聪  张永春  谷益安  汪吉东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 南京 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 南京 210014;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5;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 南京 2118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007088,41907069);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9378);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0-B9)
摘    要:还田秸秆腐解不及时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下茬作物生长,但长期秸秆还田是否能富集秸秆腐解微生物从而促进秸秆进一步降解尚未系统阐明。本研究依托江苏省典型稻麦轮作种植区的长期秸秆还田试验(10 a),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秸秆还田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最后通过秸秆埋盆试验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小麦秸秆的降解潜力。结果表明:与未还田土壤相比,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pH而提高了电导率,同时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总磷和总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3%、24%和2%。此外,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秸秆还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优势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25%,SchizotheciumSarocladiumGibberellaRhizophlyctisCryptococcusLindtneriaMyrothecium等潜在秸秆降解真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增幅为2.5~132.3倍。秸秆还田土壤对小麦秸秆的腐解效率高于对照土壤,增幅达37%,冗余分析表明这一结果与秸秆还田对潜在秸秆降解真菌类群的富集作用有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稻麦轮作体系下长期秸秆还田可通过提高潜在秸秆降解真菌类群丰度促进秸秆降解。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秸秆降解率  真菌群落组成  土壤化学性质  稻麦轮作  秸秆降解真菌  长期田间试验
收稿时间:2021/5/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