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施氮对苜蓿初花期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及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孙延亮,赵俊威,刘选帅,李生仪,马春晖,王旭哲,张前兵.施氮对苜蓿初花期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及干物质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22,31(9):63-75.
作者姓名:孙延亮  赵俊威  刘选帅  李生仪  马春晖  王旭哲  张前兵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400);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71099);兵团科技创新骨干人才计划项目(2021CB03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摘    要:通过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滴灌苜蓿叶片形态特征、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滴灌苜蓿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与干物质产量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施氮对紫花苜蓿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进而为优化实际生产中紫花苜蓿的氮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CK)、60(N1)、120(N2)和180 kg·hm-2(N3)共4个施氮水平,在紫花苜蓿初花期对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叶片氮含量和苜蓿产量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下苜蓿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的苜蓿叶片胞间CO2浓度低于不施氮处理。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综合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重,以及叶片干重、茎秆干重、干物质产量、叶片氮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对叶片形态结构影响最大的为叶面积,其次分别为比叶重、叶长和叶宽,对苜蓿干物质产量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氮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蒸腾速率>比叶重。不施氮和高氮处理下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光合活性受到抑制,属于非气孔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干物质产量、叶片形态以及光合作用综合得分最高的为N2处理,其次分别为N3、N1和CK处理。因此,施氮肥有助于紫花苜蓿光合面积和光合速率的协同改进,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生成,从而促进苜蓿干物质产量的增加,在施氮量为120 kg·hm-2时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关 键 词:紫花苜蓿    叶片形态  光合日变化  干物质产量  
收稿时间:2021-09-13
修稿时间:2022-01-25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