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茭白胡麻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引用本文:蔡国梁,吴森贤,周永忠,赵成光.茭白胡麻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06,26(6):29-30.
作者姓名:蔡国梁  吴森贤  周永忠  赵成光
作者单位:1. 浙江省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诸暨,311800
2. 诸暨气象局,311801
3. 诸暨市阮市镇农技站,311826
摘    要:诸暨市近年茭白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hm2左右,种植的多为单季茭,品种以八月茭为主。茭白胡麻斑病在茭白种植面积扩大之后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块产量损失10%~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为有效控制此病,笔者近几年在田间开展了此病的消长动态观察及防治方法探讨。1发生为害及消长动态观察茭白胡麻斑病的病原菌为长蠕孢属菰平脐蠕孢(Helminthosporiun zizaniaeNishik.)真菌。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为椭圆形褐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情严重时,叶片上密布上百个病斑,并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最后叶片干枯。此病如果发生…

文章编号:1672-6820(2006)06-0029-02
修稿时间:2005年12月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