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IMMYT不同棱型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金华,于亚雄,刘丽,程耿,胡银星,程加省.CIMMYT不同棱型大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
作者姓名:杨金华  于亚雄  刘丽  程耿  胡银星  程加省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基金项目:云南省麦类科技攻关项目 
摘    要:对2004年至2007年云南省6个试点共计146品种次不同棱型大麦进行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麦的平均产量是六棱〉二棱高秆〉二棱矮秆;有效穗二棱矮秆最高且变异系数(c.v.%)最小,六棱最低但c.v.%较大;穗粒数是二棱矮秆最低且c.v.%最小,六棱大麦最高但c.v.%最大;千粒重最高的是二棱高秆且c.v.%最小,六棱大麦的千粒重最低。3种类型大麦3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大小都是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3因素问的相关性有正有负。偏相关分析同样表明千粒重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最大,所有材料、二棱矮秆、二棱高秆和六棱大麦千粒重每增加1个单位(g),产量分别增加102.9、68.7、61.8和73.8kg/hm2;同时二棱高秆大麦穗粒数对增产作用也较显著,穗粒数每增加1个单位(1粒),产量增加86.5kv/hm2。通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增加均对产量有正向效应,其中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在3种大麦类型中都居第1位;二棱矮秆产量三因素对产量的间接效应只有穗粒数和千粒重相互间是正值其余均为负值,二棱高秆和六棱大麦三因素对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都为负值。

关 键 词:大麦(Hordeum  vulgare  L.)  棱型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Analysis of yield components and the effect on grain yield with different rowed type barley introduced from CIMMYT
YANG Jin-hua,YU Ya-xiong,LIU Li,CHENG Geng,HU Yin-xing,CHENG Jia-sheng.Analysis of yield components and the effect on grain yield with different rowed type barley introduced from CIMMYT[J].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8,21(4).
Authors:YANG Jin-hua  YU Ya-xiong  LIU Li  CHENG Geng  HU Yin-xing  CHENG Jia-sheng
Abstract:
Keywords:vulgar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