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土壤颗粒研究 Ⅱ.太湖地区黄泥土型水稻土及其各级颗粒的理化特性
引用本文:邓时琴,徐梦熊.中国土壤颗粒研究 Ⅱ.太湖地区黄泥土型水稻土及其各级颗粒的理化特性[J].土壤学报,1986,23(1):57-68.
作者姓名:邓时琴  徐梦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摘    要:对太湖平原地区高产的黄泥土型水稻土的全土(<1毫米)及7个粒级(1—0.25,0.25—0.05,0.05—0.01,0.01—0.005,0.005—0.002,0.002—0.001和<0.001毫米)共8个土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泥土粘粒部分(<0.002毫米)的粘土矿物,主要由水云母、高岭和蒙脱组成。粗粘粒级(0.002—0.001毫米)和细粘粒级(<0.001毫米)中粘土矿物的分配有明显差异;砂粒级(1—0.05毫米)中除了主要的石英外,还含有少量“铁锰砂”,所以该粒级中的SiO2含量较粉粒级(0.05—0.002毫米)的低,而Fe2O3的含量则相反,容积磁化率也较高;可塑性和膨胀性都是在<0.002毫米时才始现。上述特点与作者过去所研究的白土型水稻土类似。但是,与国内外报道的几种旱地土壤的资料有所不同。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