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巴山区毒蘑菇资源调查
引用本文:张黎光,祁鹏,戴璐,霍文严,乔婷,李峻志.秦巴山区毒蘑菇资源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3):69-81.
作者姓名:张黎光  祁鹏  戴璐  霍文严  乔婷  李峻志
作者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3,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3,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3,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3,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3,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秦巴山、吕梁山主要经济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1001000];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秦巴山区主要食用菌农法生产优良菌种选育和推广”[2017ZDCXL-NY-01-01];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秦巴山区天麻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9FP- 029];陕西省科学院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专项“食药用菌技术试验示范平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2018nk-02]
摘    要:为秦巴山区毒蘑菇中毒预防及抗癌活性物质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对秦巴山区毒蘑菇资源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采集,对其毒性进行考证,并列举已报道的毒素成分及中毒类型。结果表明:秦巴山区毒蘑菇共124种,分别隶属于2门3纲6亚纲9目32科60属,其中担子菌门115种,子囊菌门9种;毒蘑菇毒素成分包括鹅膏毒肽、鬼笔毒肽、毒伞肽、毒蝇碱、异噁唑衍生物、色胺类化合物、胃肠道反应毒素、鬼伞素、鹿花菌素和卟啉类毒素等;中毒类型分别为肝肾损伤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呼吸循环衰竭型、溶血型、多脏器损伤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

关 键 词:毒蘑菇  毒素  资源  秦巴山区  陕西

Investigation on Poisonous Mushroom Resources in Qinba Mountain
ZHANG Liguang,QI Peng,DAI Lu,HUO Wenyan,QIAO Ting,LI Junzhi.Investigation on Poisonous Mushroom Resources in Qinba Mountain[J].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48(3):69-81.
Authors:ZHANG Liguang  QI Peng  DAI Lu  HUO Wenyan  QIAO Ting  LI Junzh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