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自然生产条件下热应激周期变化揭示泌乳中期奶牛出现“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
引用本文:程建波,王伟宇,郑楠,李松励,张养东,张幸开,袁耀明,王加启.自然生产条件下热应激周期变化揭示泌乳中期奶牛出现“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J].中国畜牧兽医,2014,41(10):73-84.
作者姓名:程建波  王伟宇  郑楠  李松励  张养东  张幸开  袁耀明  王加启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 100193;2.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80;3.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6;4.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6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nycytx-04-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00805)
摘    要: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关 键 词:泌乳奶牛  热应激周期  生产性能  乳蛋白降低征  
收稿时间:2014-08-13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畜牧兽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畜牧兽医》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