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埂植物带在坡耕地治理中的作用与综合效益分析——以东北黑土区为例
引用本文:赵梅,孟令钦,王秀颖.地埂植物带在坡耕地治理中的作用与综合效益分析——以东北黑土区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6):1015-1020.
作者姓名:赵梅  孟令钦  王秀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处,长春,130021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沈阳,110003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摘    要:目的]促进地埂植物带措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水土保持新技术新方法的革新积累经验.方法]根据地埂植物带的技术特点,对东北黑土区地埂植物带措施的技术标准、建设方法、建设成本、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研究,并引入WOCAT(World overview of conservation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中水保措施的成本计算和效益评价方法来计算成本和进行效益评价.结果]地埂植物带能截短坡长,增加入渗,拦截泥沙,随着地埂植物带拦截泥沙量的增加,逐年加高植物带后,坡耕地还会形成水平梯田,增加粮食产量.地埂植物带的建设标准为:单个地埂的断面为梯形,顶宽为0.3~0.5 m,底宽1m,高度为0.5~0.6 m,内坡比1∶1或1∶0.5,外坡比1∶0.5,地埂间距为40~60m.复合植物带的建设标准为:复合植物带的间距为20~40m,复合植物带两条土埂的间距为2m,两条地埂之间竹节壕的长为5~10m,宽1.5m,深0.2~0.3 m.地埂植物带和复合植物带每公顷的建设费用分别为3070和7230元.建议]地埂植物带综合效益高,在措施的推广中,要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达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关 键 词:地埂植物带    复合植物带    WOCAT    效益评价    东北黑土区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