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秋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引用本文:康泽培,孙健,张小雨,赵大伟,陈基权,杨泽茂,谢冬微,唐蜻,许英,邓灿辉,程超华,粟建光,戴志刚.黄秋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J].种子,2024(1):43-51+75.
作者姓名:康泽培  孙健  张小雨  赵大伟  陈基权  杨泽茂  谢冬微  唐蜻  许英  邓灿辉  程超华  粟建光  戴志刚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农业部麻类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2.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JJ3076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6-E01);
摘    要:为更好地利用黄秋葵种质资源,本研究以201份黄秋葵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8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份黄秋葵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66~1.79之间,10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46%~43.5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分枝数,最小的是蒴果宽度。相关性分析表明,黄秋葵产量与第一分枝节位、主茎节数,单株果数、果实棱数存在高度相关性;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产量与花蕾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3个数量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2.049%,这4个主成分反映了201份黄秋葵材料的主要遗传信息。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四个类群:类群Ⅰ黄酮含量高但产量最低;类群Ⅱ、类群Ⅲ产量高,花蕾和嫩果黄酮含量低,其中类群Ⅱ植株高大且分枝多,类群Ⅲ则反之;类群Ⅳ的果实大且重,但单株果数少,产量较低。可根据不同目的及需求,选择不同类群的材料作为黄秋葵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关 键 词:黄秋葵  种质资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