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
引用本文:陈俊华,刘威君,蒋川东,刘一丁,王凯,谢川,唐艺家,慕长龙.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J].四川林业科技,2023(6):32-39.
作者姓名:陈俊华  刘威君  蒋川东  刘一丁  王凯  谢川  唐艺家  慕长龙
作者单位: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与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2.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3.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
基金项目:世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科技成果推广或科研课题研究项目(510201202038776/2);
摘    要:人工柏木林(Cupressus funebris)是川中丘陵区主要的森林类型。确定其含碳率和生物量模型,对精确估算人工柏木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碳储量,进一步研究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碳汇大小提供基础数据。通过金堂县、盐亭县野外样地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测试获得柏木整株及各器官的含碳率、生物量(共计采集样株56株),建立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柏木各器官生物量按大小排列为干(46.45%)>根(22.87%)>枝(15.80%)>叶(8.56%)>皮(6.33%)。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为77.13%,地下部分占22.87%。(2)柏木单株总平均含碳系数为0.4903±0.0197。各器官含碳系数按大小排列为枝>干>叶>皮>根。干的含碳系数与根、皮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的含碳系数仅与皮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皮的含碳系数仅与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枝和叶的含碳系数仅与干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不同地方柏木各器官含碳系数略有差别,变化幅度为0.44~0.57,金堂县柏木整株和...

关 键 词:川中丘陵区  人工柏木林  柏木器官  含碳系数  生物量模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