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贫困山区乡村旅游扶贫优化模式——基于广东两个村的分析
引用本文:陈 刚,魏泽雯,吴 清,陈佳玲,侯 佩.贫困山区乡村旅游扶贫优化模式——基于广东两个村的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1):166-172.
作者姓名:陈 刚  魏泽雯  吴 清  陈佳玲  侯 佩
作者单位:1. 肇庆学院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广东 肇庆 526061; 2.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基金项目:肇庆市社科基金(19ZC-12);肇庆学院科研基金(201815);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项目 (pdjh2019b0533)
摘    要:【目的】旅游扶贫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不同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改进和提升旅游扶贫工作方法与成效。【方法】基于案例分析视角,选择广东省浪美村和下迳村为调查对象,借助田野调查、居民访谈、关键人物深度访谈以及非参与式观察法,围绕政府扶持、村民参与、旅游增收、环境改善4个方面,探讨不同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的过程、扶贫成效和优化路径。【结果】分析发现浪美村是典型的输血型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其优点是政府支持力度大、旅游扶贫起步快,缺点是内生动力不足、村民参与不够;下迳村是典型的造血型旅游扶贫模式,优点是内生动力强、村民广泛参与,缺点是政府支持力度较小、旅游起步相对艰难;根据共生理论,提出发挥输血式与造血式两种旅游扶贫模式的各自优势,提出实施"三步走"的旅游扶贫优化模式,并对各个阶段的地区旅游扶贫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结论】造血型旅游扶贫成效远高于输血型,改进后的活血型旅游扶贫模式可以进一步针对性提升旅游扶贫的成效,有助于实现现行标准下的真脱贫。

关 键 词:旅游扶贫  优化模式  输血型  造血型  活血型  贫困山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