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和田河不同生境灰胡杨种群结构特征及竞争关系分析
引用本文:周禧琳,吕瑞恒,韩路,袁林.和田河不同生境灰胡杨种群结构特征及竞争关系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1).
作者姓名:周禧琳  吕瑞恒  韩路  袁林
作者单位:新疆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    要:分析比较不同生境条件下灰胡杨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竞争关系,为和田河上游灰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在和田河上游依据生境不同,设置灰胡杨群落样方,大小分别为0.5hm~2(生境Ⅰ)、1.5hm~2(生境Ⅱ),采用相邻格子法调查分析灰胡杨种群。结果表明:1)生境Ⅰ8、12cm径阶范围灰胡杨种群数量分布较多,分别占总株数的33.25%、46.55%,幼苗、幼树缺乏。生境Ⅱ种群数量在4cm径阶分布最多,而在2cm径阶范围分布最少,种群数量分布不合理,处于衰退种群。2)生境Ⅰ灰胡杨种群在0~1.8m尺度呈集群分布,而在1.8m尺度条件下表现为随机分布。生境Ⅱ在0~42m范围内呈集群分布,42~48m范围内为随机分布,随着尺度逐渐增大,表现出向均匀分布转化的趋势。3)生境Ⅰ灰胡杨种群随着对象木胸径增大,平均竞争指数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生境Ⅱ则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4)生境Ⅰ灰胡杨种群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之间服从幂函数关系,生境Ⅱ服从指数函数关系。通过函数模拟预测,生境Ⅰ灰胡杨胸径达到10cm后,种内竞争强度趋于稳定,而生境Ⅱ各径阶之间竞争强度变幅不大。受生境的影响,灰胡杨种群结构特征及竞争关系有较大差异,生境Ⅰ灰胡杨胸径≤10cm时,需进行人工抚育管理,生境Ⅱ灰胡杨种群则需尽快采取生态输水等人工措施促进灰胡杨更新复壮,保证种群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