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3种土壤类型下桑树和水桦生长及光合对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的响应
引用本文:袁贵琼,刘芸,邬静淳,王萌,欧阳,高岚,任立.3种土壤类型下桑树和水桦生长及光合对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的响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作者姓名:袁贵琼  刘芸  邬静淳  王萌  欧阳  高岚  任立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秀山县武陵山湿地植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摘    要:【目的】筛选出能适应长时间水淹的植物并明确其耐淹机理。【方法】以三峡库区2年生乡土树种桑树(Morus alba)和引进树种水桦(Betula nigra)为研究对象,结合库区水位运行规律和紫色土、水稻土、黄壤3种主要的土壤类型,通过盆栽模拟水淹试验,设置常规供水组和水淹组2个处理组,研究库区秋冬季长时间(时长90 d)水淹对桑树与水桦生长特性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水淹胁迫显著影响了桑树和水桦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P<0.05),在水淹90 d结束后,桑树与水桦茎基部均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不定根,且在紫色土和水稻土上的存活率均达到100%,在黄壤上的存活率分别为85%和80%;其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积累总体受到显著抑制,两树种的根冠比也显著降低(P<0.05);桑树与水桦的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系活力等形态指标在水淹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其根平均直径呈增大的变化趋势。3种土壤上桑树和水桦的光合作用在水淹胁迫下发生显著变化,Pn显著降低,Gs、Ci、Tr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Ls高于对照组。3种土壤上桑树和水桦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但叶绿素a/b值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增大,更接近于3∶1。水淹结束后,3种土壤上水淹组桑树和水桦的Fv/Fm与对照相比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其qP、ETR、ΦPSⅡ变化趋势与Fv/Fm相同,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其qN呈现升高趋势。【结论】在长达90 d水淹的情况下,紫色土、水稻土、黄壤3种土壤上,桑树和水桦各生长及光合指标均能保持在较高水平,表明桑树和水桦对长期水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重建的适生树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