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短柄枹种群在不同群落演替过程中的遗传多样性
引用本文:顾奇萍,金则新,李钧敏,楼文燕.短柄枹种群在不同群落演替过程中的遗传多样性[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1):18-22.
作者姓名:顾奇萍  金则新  李钧敏  楼文燕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生态研究所,浙江,临海,317000;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义亭中学,浙江,义乌,322005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浙江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摘    要:为了解群落演替与种群遗传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利用RAPD技术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中短柄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45条条带,其中多态条带为120条,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76﹪,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4.14﹪;Shannon信息指数估算的总遗传多样性为0.474 7,平均为0.364 2.Nei指数计算的总基因多样性为0.323 4,平均为0.248 4.3个种群的的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AMOV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的遗传变异中,30.27﹪的变异发生在种群间,69.73﹪的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31 9,基因流(Nm)为1.653 9.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850 1,遗传距离平均为0.162 6,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中的短柄枹种群遗传相似度最高.对不同群落的短柄枹种群进行UPGMA聚类,在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中的短柄枹种群先聚到一起,再与常绿阔叶林中的短柄枹种群相聚.短柄枹种群这种遗传结构是其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反映,同时也与群落的微环境密切相关.

关 键 词:短柄枹  RAPD  遗传多样性  演替
文章编号:1001-7461(2008)01-0018-05
修稿时间:2007年3月14日

Genetic Diversity of Quercus serrata var. brevipetiolata Populations at Different Succession Stages
GU Qi-ping,JIN Ze-xin,LI Jun-min,LOU Wen-yan.Genetic Diversity of Quercus serrata var. brevipetiolata Populations at Different Succession Stages[J].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008,23(1):18-22.
Authors:GU Qi-ping  JIN Ze-xin  LI Jun-min  LOU Wen-y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林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林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