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齐穗后遮阴时长对西北稻区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邓艾兴,李歌星,吕玉平,刘猷红,孟英,张俊,张卫建.齐穗后遮阴时长对西北稻区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7):1930-1941.
作者姓名:邓艾兴  李歌星  吕玉平  刘猷红  孟英  张俊  张卫建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2.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3.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95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501)资助~~;
摘    要:灌浆期光照强度对保障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常规高产水稻品种(新稻41、吉粳88)和优质水稻品种(粮粳10号、吉粳515)作为研究对象,以不遮阴作为对照,于2018和2019年在新疆乌鲁木齐研究了齐穗后不同遮阴时长处理(遮阴10 d、20 d和持续遮阴)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后遮阴延长了水稻灌浆进程,降低了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遮阴同时导致了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进而导致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淀粉糊化特性和食味值变差。与不遮阴相比,齐穗后遮阴10 d、20 d和持续遮阴处理2年平均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下降了3.5%、9.7%、11.1%和3.7%、7.1%、13.1%,进而导致产量分别下降了11.3%、16.5%和31.7%。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受齐穗后0~10 d遮阴的影响不大,齐穗后遮阴20 d和持续遮阴处理较对照2年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0.5%和30.8%,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3.6%和4.6%,崩解值和食味值分别降低了15.2%、26.1%和3.9%、7.7%。籽粒垩白粒率受齐穗后遮阴的影响因灌浆期背景光照强...

关 键 词:水稻  齐穗后遮阴  产量  品质  气候变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