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引用本文:姬景红,张玉龙,黄毅,虞娜,张玉玲.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2007,21(6):99-104.
作者姓名:姬景红  张玉龙  黄毅  虞娜  张玉玲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61
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4EFN212100055); 辽宁省科委“十五”重中之重项目(2001212001);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5L386)); 辽宁省重大农业攻关项目(2006215005)
摘    要:用Bremner有机氮分组法测定了连续7年采用不同灌溉方法灌溉的保护地土壤各剖面层次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及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机氮各组分占全氮的比例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却无明显规律。用3种灌溉方法灌溉,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0~50 cm土层,50 cm以下差异很小;相同土层,土壤有机态氮含量均以酸解氮为主,且酸解氮中各组分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的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未知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在0~80 cm土层,土壤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大多在58%~60%之间,只有渗灌处理0~10 cm,10~20 cm及沟灌处理0~10 cm土层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4.21%,50.75%和48.02%;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大多在32%~36%之间。3种灌溉方法相比较,除个别层次外,酸解氮中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及氨态氮占全氮的比例在各土层中滴灌和渗灌处理均高于沟灌处理,而酸解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则为沟灌处理高于滴灌和渗灌处理。

关 键 词:保护地  渗灌  滴灌  沟灌  有机氮组分
文章编号:1009-2242(2007)06-0099-06
收稿时间:2007-08-01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Methods on Forms and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Nitrogen in Protected Field
Authors:JI Jing-hong  ZHANG Yu-long  HUANG Yi  YU Na  ZHANG Yu-ling
Abstract:
Keywords:protected field  subsurface irrigation  drip irrigation  furrow irrigation  organic nitrogen form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