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社区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
引用本文:王昭国,杨兆萍,曹开军,安强,刘群,王璀蓉.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社区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J].干旱区研究,2016,33(6):1311-1317.
作者姓名:王昭国  杨兆萍  曹开军  安强  刘群  王璀蓉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广州510275;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资助项目基金(XBBS201210)
摘    要:社区参与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社区支持是自然遗产可持续保护的重要保障。基于遗产地社区的感知调查,分析当地居民和牧民对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感知意愿。本次调查向牧民和县城居民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39份,主要调查其对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遗产感知及差异。遗产感知调查包括遗产认知、发展感知和保护感知3部分内容。调查发现,由于受遗产地区位和遗产地旅游发展阶段的限制,县城居民的遗产感知较牧民更为积极。研究表明,社区发展是影响社区参与和支持遗产保护的关键因素。为使喀拉峻自然遗产地保护具有可持续性,应当积极开展遗产教育与宣传,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有效引导牧民进行生产转型,进而平衡居民和牧民的利益,提高社区的遗产感知整体水平。

关 键 词:社区  感知差异  世界自然遗产  喀拉峻  新疆

Community Cogni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Natural Heritage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Kalajun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
Abstract:
Keywords:community  different opinion  World Natural Heritage  Kalajun  Xinjiang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区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区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