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土湖水面形成区土壤颗粒组成与化学特性变化
引用本文:刘淑娟,袁宏波,李发明,刘开琳,万翔.青土湖水面形成区土壤颗粒组成与化学特性变化[J].草业科学,2015(12):1953-1959.
作者姓名:刘淑娟  袁宏波  李发明  刘开琳  万翔
作者单位: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兰州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羊河尾闾(青土湖)水面形成的生态效应研究(31160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为干预下石羊河下游地下水动态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31260129)
摘    要:青土湖输水作为石羊河流域治理的一项关键措施,对保护湖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距青土湖水面边缘东南方向0-450 m的10个样点中分3层取0-60 cm土样,测定土壤粒径的质量百分比与全氮、全磷、全钾和电导率,分析青土湖水面形成后土壤颗粒组成与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离水面边缘距离的增加,土壤颗粒与化学特性呈有规律的增减变化,土壤粘粉粒组成与其全磷、全钾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青土湖水面形成加剧了距水面边缘0-150 m处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土壤细粒及养分出现富集,分别在距水面边缘100-150 m和300 m处达到最大值。因此,土壤养分与土壤细物质的良好相关性表明,土壤粘粉粒变化可作为反映该区域土壤性状变化和评价衡量水面形成后土壤恢复程度的定量指标之一。

关 键 词:石羊河尾闾  水面形成区  土壤粒度  土壤化学性状

Changes on its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after water formation in the Qingtu Lake
Abstract:
Keywords:the tail of Shiyang River  water formation region  soil particle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