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褐稻虱生物型的监测和控制对策研究简报
引用本文:李青,罗善煜.褐稻虱生物型的监测和控制对策研究简报[J].广西植保,1997,10(3):6-8.
作者姓名:李青  罗善煜
作者单位:广西农科院植保所!530007
基金项目:“八·五”国家科技攻关! (85 - 1 0 - 0 1 - 0 1 - 0 9)“褐稻虱生物型的分化研究
摘    要:1 褐稻虱是亚洲水稻的大敌,严重地威胁水稻生产。由于水稻孕穗以后,虫口急剧上升,在水稻后期用药不当,环境谷物易受污染。同时还因天敌被杀伤,造成害虫发生再猖獗。国际水稻所60年代成立后,即将抗褐稻虱育种列入计划。1969年育成第一个含抗褐稻虱基因Bph1的矮秆稻种IR26,1973年在东南亚推广后2~3a褐稻虱田间种群产生新的生物型,抗虫种变为感虫。1976年再推广含抗性基因bph2的IR36和IR42,至1982年菲律宾棉兰老岛和印尼北苏门答腊又出现类似现象。这说明采用抗虫品种虽是防治褐稻虱为害的一个重要对策,但在培育和推广抗虫品种中还必须研…

关 键 词:水稻  褐稻虱  生物型  监测  控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