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绿肥-小麦套作生态控草技术初探
引用本文:苏瑶,何振超,杨艳华,贾生强,唐旭,沈阿林.绿肥-小麦套作生态控草技术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8):1280-1282.
作者姓名:苏瑶  何振超  杨艳华  贾生强  唐旭  沈阿林
作者单位: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500);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C02036);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
摘    要:针对现有化学除草技术在防控杂草方面的问题,该研究选用紫云英为绿肥材料,提出采用绿肥与小麦套作的方式对田间杂草进行生态防控。设置了不喷施除草剂(CK)、喷施常规除草剂(T1)、信紫1号套作小麦不喷除草剂(T2)和紫云英宁波种套作小麦不喷除草剂(T3)等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下麦田杂草发生和防控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草剂喷施后15 d,T3处理对麦田杂草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相对CK组其株防效为56.6%,显著高于T1(22.3%)和T2(-19.8%)处理;30 d时,T1处理对麦田杂草抑制效果最好,其相对株防效和相对鲜质量防效分别为71.1%和81.2%,其次是T3、T2,其相对株防效分别为54.8%和29.9%,相对鲜质量防效分别为69.1%和25.0%。相较于信紫1号,紫云英宁波种与小麦套作可实现有效的杂草防控。但是,T2和T3处理对小麦群体结构形成了不良影响,导致小麦有效穗数、穗长和穗粒数均有所下降,小麦产量相较于T1处理分别下降20.6%和22.5%。本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当地适宜的绿肥品种与小麦套作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产量。

关 键 词:紫云英  小麦  杂草  株防效  鲜质量防效  
收稿时间:2019-06-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