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苹,李立科,陈晓林,李一帆,罗启慧,黄超,刘文涛,陈正礼.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2):267-272.
作者姓名:陈苹  李立科  陈晓林  李一帆  罗启慧  黄超  刘文涛  陈正礼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试验选取40只6周龄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将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0、50、250、500 mg/kg)连续4周经口灌胃并记录大鼠每周体重变化;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以及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极显著(P0.01)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低剂量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中剂量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HE染色未见异常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可见中、高剂量组脂滴明显减少;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中FAS、ACC1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FAS、SREBP-1C和ACC-1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PPARα和ATGL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抑制SREBP-1c、ACC1和FAS,增加ATGL和PPARα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肝脏脂肪酸代谢。

关 键 词:大豆异黄酮  肝脏  脂肪酸代谢  大鼠

Effects of Soy Isoflavone on Hepatic Fatty Acid Metabolism of Rat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