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氮磷钾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伟丽,白文琴,白文明,宋莫凡,夏美娟,王鹏科,冯佰利,高金锋.氮磷钾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2):105-113.
作者姓名:张伟丽  白文琴  白文明  宋莫凡  夏美娟  王鹏科  冯佰利  高金锋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63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基本业务费(Z109021509);陕西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K3330216003)。
摘    要:为探索黄土高原荞麦生长发育中氮磷钾需肥规律,指导荞麦生产,本研究以苦荞西农9940为材料,设1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量氮磷钾处理下苦荞增产率、干物质积累量、总转运效率、合成效率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量氮、磷、钾处理对苦荞主茎节数、主茎花簇数等农艺性状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主茎节数在N1(N 45 kg/hm~2)、P3(P_2O_5 75 kg/hm~2)、K_2(K_2O 36 kg/hm~2)处理下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58%、29.38%、12.50%;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苦荞叶绿素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不同肥料处理下,其在不同生育期呈现不同的规律;磷钾素处理条件下,苦荞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呈先增后降趋势;氮磷钾素的施用促进了苦荞干物质积累及转运,不同的肥料处理下苦荞在各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变化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氮磷钾素的增加,苦荞产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N4(N 180 kg/hm~2)、P4(P_2O_5 105 kg/hm~2)、K3(K_2O 54 kg/hm~2)条件下苦荞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分别为708.45、688.35和566.70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123.73%、97.63%和60.36%。因此,黄土高原地区苦荞适宜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 180 kg/hm~2、P_2O_5 105kg/hm~2、K_2O 54 kg/hm~2,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地区苦荞高产高效栽培及肥料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关 键 词:苦荞  氮磷钾  农艺性状  产量  干物质积累
收稿时间:2018/6/2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